具才软件 教育综合 学科资源 具才视界 站主习作
工具软件 图片频道 本站消息 电脑手机 故乡渭源

当前位置:具才苑资料频道故乡渭源渭源历史


二十世纪渭源人的生活习俗

作者:未知(知者通知本站,以便署名)  来源:转载
发布/更新时间:2021-03-11 14:44:30



  一、居住
  渭源县境内降雨量南北悬殊,南山深处是北部降雨量的三倍之多,因而南北建筑特征迥异。另外,由于时代变移,人们经济收入的差距也是形成不同时代与时期各自特色的原因。
  式样特色:北部干旱山区,一般农户传统随田地而居。居住多零散,很少有较大的村落,多用本地榆、杨、松树等木材与土坯建造土木结构房屋,房矮屋窄,大多是土房,且屋顶无瓦。庄院的版筑墙较川区高尺余,庄角靠院门一侧修角楼,因比其他房屋高,又称作“高房”,一般三面开窗,有两窗开在院外两侧,用来听取内外动静,观察来人,防备贼盗,是院落的“耳朵和眼睛”。院内房屋采用单檐式、挂椽式或滚椽式,一般家庭多采用三担两挂,生活宽裕人家主房以平桴陡架来托拉檩条三根,结构较牢靠。也有住窑洞者,窑有三种:箍窑、土窑、忙上炕。庄院外靠崖处多挖土窑洞,设牲畜、家禽圈舍、栅栏,或堆柴放草。
  各家打谷场都在院落前边,形成大场圃、小院落的格局。以前用红粘土箍水窖,今以水泥修蓄水池,引场中、院落的雨水以供人畜饮用。
  北部山区农民多在近宅处及谷场四围栽种桃、杏、梨树。秋来梨香满园,有过路人采摘食用,主人以为乐事。
  川沿区的民居,在清代就有定制。在主要通途,一般五里一村,十里一铺,村人多夹道而居,设铺户。每户占铺面宽9米左右,其中铺面占6米上下,另外3米多另大门,供人出入。院落大多狭长,分前、后院。前院居人,后院堆柴草,设仓禀、畜圈、厕所等。不开铺面的农户多土筑方形庄院,主房8米,两侧各有角屋居人,左右建厨房、仓房等。在前院院子中多置蔬果园。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清源、会川、莲峰、北寨等城镇建设速度快,大多数住宅商铺已改建为楼房。
  南部山区由于雨水较多,大多农户房屋采用马鞍架,即“两檐水”,中架略高,两挂两檐,后墙有遮雨檐,与前檐墙略约等高,墙高七至八尺。生活殷裕的人家有盖虎座庭或半屋庭,虎座庭五檩四挂双平桴,后挂有雨檐,前挂有明柱拉件撑持为廊。当地人称作深檐屋的,都是此类。个别贫困人家有茅草屋,数年一覆盖,即遇淫雨连绵天也极少渗漏。
  改革开放以来,水泥、钢材、砖瓦增多,大多数人家盖有砖木结构房屋与砖混结构的平房。各乡镇所在地兴建楼房、山村人家住宅,小二楼也随处可见。
  庭院种植:渭源人种花养草前有传承,今更兴盛,一般在庭院中不植松柏,称“穷孙”,不植桑树、杨树,称杨树为“鬼拍手”,有“前不栽桑后不植杨”的说法,以为不吉利。庭院不种刺玫,不种高大的果树。
  院中花圃多植丛竹、牡丹、芍药、蔷薇、荷苞花、菊花、兰花、凤仙花及藤类植物诸多花草,种树也仅限于桃树、杏树、樱桃树等。外院和庄院四周则多无忌讳,习惯在宅院前植花果树,后插榆柳。有诗语流传于口“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近年来,种大丽花、月季、昌莆、蜀葵、金丝莲、十样锦、碧桃、迎春花、牵牛、鸡冠花、睡莲、君子兰、仙人掌、令箭、吊金钟、夹竹桃、绣球花、美人蕉、万年青、金钱树、冬青、吊兰、紫罗兰等花草。
  蔬菜类:普遍种植白菜、韭菜、葱、蒜、菠菜、芹菜、辣椒、茄子等。
  家庭饰物:一些丰裕之户都有饰物,有水锈石,镂空雕凿,玲珑剔透。各种盆景、根雕等平添雅趣,旧式庭房中多有暖阁,上有雕镂图案,装板上常以书画之作为饰。大多数家庭中正庭正中后墙挂中堂书画,左侧或右侧挂四扇屏或条幅。桌面有“净壁”,为祭器,示作饰物,方尺余,上蒙素绢,题名人字画,或素净。小房箱柜多以描金画为饰。
  今楼房多以壁挂物、字画、玻璃、鱼缸、博古架等工艺品及帘布、壁纸作饰。有以奇石、玉器、瓷器,各类绢、塑花篮、花盆为饰的。各量其力,从其爱好以置。
  居住习惯:无论北、南二山,沿川地区,农家都有睡热炕的习惯。凡居人房屋,都盘有土炕,炕上铺竹席、毛毡,或毯子。以畜粪、碎秸杆、树叶、干草等为燃料;一年四季,睡眠不离热炕。冬季取暖,夏季驱潮,通宵温暖舒适易解劳累。特别到了冬天,炕上都用被子捂苫着,人从寒冷的野外归家,炕热融融,寒气消解,顿感温热,热炕成了极好的御寒之物。故而“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当地人最朴实的生活追求。
  二、服饰
  发式:清时男人都剃发留辫,民国后城镇男居民多留西式发型,多数为三七开的分头,少数留发较长,梳压为背头。乡下人绝大多数是光头,也有用剃头刀剃去周围,只留头顶部分,俗称“平头百姓”。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多寸头、平头、学生头及分头。部分人染发焗油,多采用黑、橙、红、粽各种色彩,吹风、打发胶者也渐多。无论男女,三岁前都剃光头,只留些须护顶,称“性命口儿”。女孩儿三岁后留发扎小辫,男孩儿留头顶椭圆形发寸许,戏称“狗舌头”或“狗粪底底儿”。
  化妆:妇女有扑粉描眉者,以前各家以白胡麻籽浸水抿头,光亮洁净。风寒季节以猪羊油、蜂蜜调酒护肤。随着时代的演进,如20世纪50、60年代海蚌油,20世纪80年代棒棒油,现今各类护肤用品不胜枚举。
  男子佩饰:男子古时有佩刀剑、武器、玉器为饰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有插钢笔为饰的,“文革”时男女无别,以戴毛主席像章为时髦。改革开放后,戴戒指、项链、手镯的人增多。
  女子头饰:清代到民国间,有在帽沿缝缀小人像的,质地有银、铜两种,也有镀金的,俗称“金娃娃”或“银娃娃”。旧日发簪有木、角、骨、铜、铁、银、玉、镀金等簪子,精巧者多有挂缀饰物,已婚妇女用双股簪定髻形。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多见绢条缀花边的头绳,也有用绸缎、毛线、丝线、橡皮、塑料筋儿等扎发辫的,有绢、塑料等花。20世纪90年代后,女子戴头饰的逐渐减少。
  耳饰:旧时妇女大多钻耳垂、带耳环,以银质为多。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不太流行。20世纪80年代以后渐渐增多,有耳环、耳坠,质地为金、银、铂、玉,尤以耳丁儿多彩鲜艳为耀。
  项饰:以往当地人不戴项链。改革开放后,因经济条件的改善,大多青年妇女喜戴项链,现今一般家景的妇女也戴项链,质地有金、银、玉等。20世纪60年代前孩子们多戴“长命锁”和项坠儿。后来渐渐变为薄铁皮及塑料片儿刷金银粉的玩具。现今多数孩子都不再戴这些。有戴玉石或仿玉的饰物的。
  手饰: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在当地盛行银镯,多为婚礼给女方的信物。后来银价渐涨,银匠渐失,婚礼中多由手表顶替。改革开放后,戴手镯、手链、戒指者渐多。
  衣服:渭源服饰与时相宜,崇尚朴实庄重,以棉布为主料,辅以丝绸尼绒,式样随时而变。另外,由于渭源地气寒凉,当地男子大多穿皮袄。即便穷苦人家的成人也穿件光板羊皮袄,长可掩膝。20世纪50年代,城镇居民服装多用机制布(俗称洋布),颜色以灰、黑、蓝和藏青为主。男装款式多为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青年装等,女青年时兴衬衫配以灰色或蓝色工装裤。干部穿“干部服”(即灰布中山装),质料多以平布,咔叽则视为较高档次。农民多穿麻布衣衫和褐布上衣,款式多为对襟布衫或加腰的“便裤”。
  20世纪60年代后期,除府绸、咔叽、直贡呢、斜纹布外,出现了东方呢、雪花呢及的确良、涤咔、涤纶等化纤类面料。男性款式变化较大,农村穿对襟衫者日渐减少,春秋两季以穿中山装、衬衫为主,冬季穿对襟暗扣棉衣,亦有穿棉大衣、呢大衣者。女性春秋服装以对襟布衫为主,冬季穿棉袄或毛呢外衣。“文革”后,盛行绿军装,服装颜色多为草绿色和蓝色。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时兴咔叽、的确良和涤咔。此后,化纤、棉麻和混纺布类品种增多,渐次取代了纯棉布。

[1] [2]  下一页

[]



本栏最新

  • 渭源古城记忆
  • 渭源秦长城
  • 渭源五名历史人物
  • 西部花儿集锦
  • 渭河地下的暗流在哪里?...
  • 唐代赋文中的渭河
  • 渭源和平解放和建立人民...
  • 南河滩的前世今生
  • 清代渭源县令 朱凤翔
  • 渭源首阳山五台纪胜
  • 谁决定了渭河的源头?谁...
  • 大渭国传说
  • 渭源歇后语81条
  • 上个世纪的渭源一中
  • 渭源的方言、谚语、俗语...
  • 渭源战国秦长城 大地之上...
  • 本栏热点

  • 会川牡丹山血案
  • 渭源民国年间的兵匪之灾...
  • 首阳县、渭源县建置沿革...
  • 渭源老革命陇右地下斗争...
  • 渭源首阳山:伯夷叔齐采...
  • 甘南民变在渭源
  • 上个世纪的渭源一中
  • 渭源的方言、谚语、俗语...
  • 渭源会川的赵土司与藏族...
  • 渭源县历史沿革
  • 渭源民国十八年饥荒
  • 历史上的“渭源大学”
  • 渭源婚俗趣谈
  • 引洮工程在渭源
  •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传...
  • 渭源县“大炼钢铁”始末...
  • 渭源县三大历史疑问再考...
  • 再话渭水源头
  • 文化名山——渭源五竹寺...
  • 姜维设伏打援失败的渭源...
  • 首阳山之谜
  • 渭源县建县历史超1400年...
  • 最新资料

  • 大事见能力,小事见态度...
  • 《甘肃教育》投稿指南
  • 麻辣烫跟风之旅
  • 强者不争,慧者不露,善...
  • 重游首阳山
  • 实拍甘肃省渭源县“首阳...
  •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
  • 同学聚会发言范本
  • 集体备课如何转型升级?...
  • 为啥古代的人喝酒千杯不...
  •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
  • 退休生活18点
  • 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
  • 超详的小学数学知识点归...
  • “硬核”实宠全国游客,...
  • 数学帮你管住自己的嘴巴...
  • 千年困惑,我们为什么要...
  • 大气磅礴的领导讲话排比...
  • 正确处理教学与教研关系...
  • 能“叫醒”一个人的,是...
  • 熊孩子是惯出来的,好孩...
  •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
  • 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
  • 渭源古城记忆
  • 再优秀的老师,也弥补不...
  • 论怎样上好高三试卷讲评...
  • 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 听课记录到底应该记什么...
  • 一位生活简朴到“另类”...
  • 如何缓解孩子对教育的焦...
  • 笨人自有笨人的光辉
  • 中国历史上十大兵家必争...
  • 52个教师常用网站
  •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
  • 退休打油诗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 中国的自然之最和古建筑...
  • 尖子生培养的一些做法
  • 赞美各学科老师的对联
  • 常自省,能自律,懂自愈...

  • 全站导航

    软件频道

    具才软件 工具软件

    资料频道

    ┌─── 本站视界───┐

    世事观察 茶余饭后 做人有道
    名家论道 时势聚焦 酸甜苦辣
    涉猎有益 老年生活 多彩世界
    人生领悟 定西甘肃 抗击疫情

    ┌───具才习作───┐

    数学教研 教育思考 高考探索
    管理拾零 人生记录 社会视角
    信息技术    

    ┌───故乡渭源───┐

    渭源历史 渭源当今 渭源儿女
    靓文摘发 南坪文丛 维和记事

    ┌───教育综合───┐

    政策条规 学校管理 工作博览
    教师参考 教学常规 教育探究
    教育万象 高考关注 家校共育

    ┌───学科资源───┐

    数学资源 数学参考 语文资源
    英语资源 理综资源 文综资源
    多科综合    

    ┌───站内消息───┐

    站主消息 站务信息

    ┌───电脑手机───┐

    操作系统 软件应用

    图片频道

    学习交流 合作共事 天伦之乐 为照而照
    良师益友 省外旅行 省内游玩 奇妙自然

     


    站主其人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具才苑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朋友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资源丰富,兼顾社会关注问题的小型综合网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软件的首发官方网站,因此在这里下载的具才软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资源全部免费下载。因手机浏览者越来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机、电脑用户都能使用。如因此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