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才软件 教育综合 学科资源 具才视界 站主习作
工具软件 图片频道 本站消息 电脑手机 故乡渭源

当前位置:具才苑资料频道故乡渭源渭源儿女


《怀乡扶里的张兆钾》等三篇

作者:毛平权、王力等  来源:转载
发布/更新时间:2020-09-16 16:32:13



怀乡扶里的张兆钾
毛平权
(来自渭源县政协资料)

  张兆钾(1871年—1938年),字鼎臣,渭源县新寨姚集人。妻张氏陇西人,生有四子,妻杨氏姊妹,安徽人。小杨氏生有一子一女,现只有一女张淑,曾在台湾大学任教,现居美国。
  张兆钾是清光绪癸己科武举,清末授建威将军,民国初改授厚威将军。早年入甘军董福祥部任随员、侍卫等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甘肃常备军第一标第一营督带。宣统三年(1911年),第一标改编为振武军,标统陆洪涛任其为左营带(营长)。辛亥革命爆发,奉命参与进攻陕甘革命军。民国三年(1914年),任陇东巡防各营帮统(副司令),后擢升镇守史,驻防庆阳西峰镇。民国六年(1917年),任庆属前防司令。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部入甘,总代理甘肃军务督办。张兆钾受吴佩孚指使,联络陇南镇守使孔繁锦、22旅旅长黄得贵,甘肃第三混成旅旅长宋有才起兵反抗,兵败后,携眷属和若干卫兵寓居大连、天津等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病逝于天津英租界,终年65岁。
  张兆钾对渭源人民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一、创建“张氏自立学校”
  民国八年(1919年),张兆钾深感渭源县城仅有的一所小学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便自己出资,兴建起“张氏自立学校”。建有礼堂3间,南北教室10间,头门3间,职教员住室6间,后学生自习室21间。屋宇宏敞,光线充足,教育经费由张兆钾一人担负。现改名为渭源县清源第二小学,其校门也被划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主持编纂《创修渭源县志》
  民国十九年,张兆钾受父遗托,出资请人编纂《创修渭源县志》。聘请清宣统三年渭源知县陈鸿宝为纂修(主编),参订周文炳(拔贡)、姚燊甲(贡生),参订兼采访杨景熙(海原知事),采访庞焕昀(贡生)、姚震甲(贡生),誊录、校对、绘图等共18人编写成书。全志共4册,约7万字,图文并茂,由平凉新陇书社石印而成。《创修渭源县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渭源县留存的最为系统、完整的一套县志。
  三、提携地方人才,造福桑梓人民
  “会说渭源话,就把洋刀挎”。当时的渭源乃穷山僻壤之地,人才缺乏。张兆钾坐镇陇东镇守使,极力培养、教育、起用一批有胆有识的渭源人,为以后发展渭源各项事业提供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如像政法别科毕业的知名书法家郭凤藻任环县知事,清末孝廉方正杨景熙任海原知县,清末廪生李春荣任化平县知事。这些人对渭源的文化教育事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兆钾简历

  张兆钾(1871-1938),字鼎臣,甘肃省渭源县新寨姚集人。清末授建威将军,民国初改授厚威将军。
  清同治十年(1871)生。为人简单残暴,身壮力大,为乡里所敬畏。
  光绪十九年(1893),中癸巳科武举人。入甘军董福祥部任随员、侍卫等职。
  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甘肃常备军第一标第一营督带。
  宣统三年(1911),第一标改为振武军,标统陆洪涛任其为左管带(营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奉命参与进攻陕甘革命军。
  民国三年(1914),张广建督军甘肃,张兆钾任陇东巡防各营帮统(副司令)。
  1917年,任庆属前防司令。
  1920年,陆洪涛为督军,张兆钾擢升陇东镇守使,拥兵23哨。镇守陇东,坐镇平凉,控制陇东17县。拥护北京直系军阀曹锟,获授“厚威将军”衔。
  1925年3月,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入甘督军。1926年4月,张兆钾联合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等反对冯玉样部国民军在甘肃的统治,谋取甘肃督军职务,被冯部刘郁芬击败,兵败后寓居大连、天津等地。
  据《甘肃近现代史》载,张兆钾在甘期间,实行残酷统治,要银要粮,增征田赋,开征筑路捐,私铸铜元,滥发纸币,坑害农民,镇压农民抗捐-斗争,百姓不堪其苦、不堪其虐,呼其为“张狼”。但也做过许多好事,如1919年出资创办渭源县城北张氏自立学校,1920-1925年任陇东镇守使期间修建平凉东湖,1930年出资请人编纂《渭源县志》等。
  1938年,在天津英租界逝世,终年65岁。
    



民国陇东镇守使张兆钾与西和的渊源
王力

  张兆钾的童年时代在西和的陈山村度过的。陈山村,位于西和县城乡结合部,距县城1.5公里。该村西临漾水,面朝崆峒山,背靠岐山延脉陈家山,南傍卢家河,北依岐山河(今称兴隆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一个三水合围的风水宝地。陈山村自古地灵人杰,精英荟萃,而出生于该村的清末民初名贯陇上,人送绰号“张狼”的民国陇东镇守使张兆钾便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
  张兆钾(1871-1938),字鼎臣,祖籍甘肃省渭源县新寨姚集人。清末授建威将军,民国初又加授授厚威将军。而张兆钾和陈山村有什么渊源,还得从远去的那些事说起。
  据民国九年(1920年)西和籍拔贡生王访卿编纂《重修西和县志》记载:“张兆钾,渭源北门人,以清武举现任陇东镇守使。同治战乱,其祖张若父携眷侨居西和之陈家山。公实生长于此,年十余岁归故乡,今其亲族眷属坟墓多在西土,均有碑记可考。”
  根据此记载,笔者先后走访陈山村、上下坪村、张庄村,采访健在的老人,并根据他们祖辈相传的口述资料,对张兆钾一家侨居西和的有关情况,聊以记之,以补地方史载之缺佚。
  清同治年间,甘肃发生战乱,陇上各地民不聊生,地处陇中的渭源县更是深受其害,许多人抛家舍业,离乡另谋生路。
  同治九年(1870年),渭源籍人张若父(即张兆钾祖父)兄弟三人携家眷几十口一路颠簸流离,途经岷县、礼县,抵达西和。他们最初落脚于今兴隆镇吴家沟村。此间,张氏某一子侄因饥寒交迫一病不起殁于此,后来在吴家沟村民的帮衬下,草葬于本村一个叫天坪梁(又名“天坪掌”)的地方。
  后来,张氏这族人几经辗转,又分散居住到西和的陈家山、范家庄(今名张家庄)、西峪坪等村。而张若父这一支一直在陈家山村栖居。原来当初,村里有一支从西和县城中迁居到此的同姓宗族。于是,众人悯张若父及族人可怜,经商议便将张若父一家收留于村中,暂时栖身于本村一个叫“姜家窑”的地方,以蔽风雨,再做从长计议。
  清同治十年(1871年),张家长媳产下一男婴(即张兆钾),张若父欣喜之余,回想这几年流离失所,而眼下全家十几口人仅以简陋土窑权作栖身之所,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给男婴取名“鼎成”,意思是期盼男孩长大以后有出息,能给张氏家族带来好运,成为家里的顶樑柱。
  张兆钾出生后一直体弱多病。西和民间自古就有孩子出生,如果“毛疲子大(即体弱多病)”,家人会给孩子找个八字特别相合的成年男子认作“拜大”的习俗。于是,张兆钾便认陈家山村的原住民张XX(西和近代名人张皓岳祖父)为“干爹”。从此,张若父一家在西和立稳了脚根,慢慢开创基业。
  转眼几年过去了,张兆钾也到了读书的年龄,家中竭尽所能,供他就读于干爹创办的私塾,其学名“兆钾”也是由他干爹取的。后来,又求学于县城漾源书院。此间,张兆钾和王家磨村的王访卿(后来考取拔贡,任本县文庙奉祀官)等人既是同窗又是挚友。据说,其生性豪爽大胆,长相魁梧,从小喜欢舞刀弄棒,所以同窗学友们对他既恨又怕。
  张兆钾虽在西和生活、读书,但是因一直入不了西和籍,以至于连县试都参加不了。清朝政府规定:“参加县试(也称童子试)的读书人,要在县府规定的考期前,向县衙署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在世、去世、曾否作官等履历。并要同考的五人互相出具联保的文约、本乡廪生保证的证明书等文件,保证没有冒充本县籍贯、不在服丧期中、不是顶替别人,不是假造姓名、身世清白,不是倡、优、皂隶的直系子孙,方准应考”。
  因此,张兆钾虽然学业好,但在西和,还是参加不了科举考试。于是,一家人商议,为了孩子的前途决定返回原籍渭源县。
  回到渭源家乡后,张兆钾持续勤奋好学,不辍学业,且文武兼修。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式癸巳武科举人,时年二十二岁。中举不久加入甘军董福祥部,先后任随员、侍卫等职。到辛亥革命前夕,他已成为甘肃振武军标统陆洪涛麾下的左管带(相当于现在的营长),成为其手下的得力干将。民国三年(1914),张广建督军甘肃,陆洪涛担任陇东镇守使,张兆钾被陆任命为陇东巡防各营帮统(相当于副司令)。
  据陈山村现年78岁的张仁成老人说,据他父辈讲,张兆钾在做了“帮统”之后,曾经来西和一次。(笔者注:在采录中西和部分老人说张兆钾还有一个名叫“张帮统”其实“邦统”不是人名,是清朝的武职官名,张当时在军营中担任帮统职务)。
  经查阅王访卿纂修《重修西和县志》,张兆钾担任陇东镇守使后到西和的确切时间为民国八年(1919年)二月。当时,欢迎仪式很是隆重,县府要员、各路乡绅出面作陪迎来送往,很是风光。那次回乡张兆钾主要是祭奠埋葬在西和的亲人(属),并为亲人圆坟树碑。当时所立三块碑分别是:
  【张太公之墓】誌曰:太公,渭源县北关人,清同治时避乱侨居西和县北之张家庄,既殁葬于西峪坪之西山麓。民国八年二月其姪孙陆军少将、陇东全军前敌总司令、现任陇东镇守使厚威将军张兆钾之立石。
  【清处士张公瑛】誌曰:张瑛,亦渭源人,墓在今县东祁家窑庄②前。民国八年二月其姪孙,现任陇东镇守使、厚威将军张兆钾立表。
  【张公勉斋之墓】誌曰:张勉斋,讳自励,渭源县人,同治时侨居西峪坪因家,民国十一年③卒,葬于西峪河坝村,其承继孙张笃为之立石。其外男二等文虎章,三等嘉禾章,陆军少将统领,巡防游击马步礮全军,陇东镇守使特加厚威将军张兆钾为之表墓。
  当时张家磨、张庄村、县城张氏、西峪上下坪的张氏族人以宗族本家的身份张罗了祭奠立碑程式,还特地为张兆钾去世的亲人“放饭”(西和地方丧葬风俗,指亡人去世后,他生前的至亲及未出五服的宗亲特有的一种祭奠方式)。祭奠完亲人,张又在西和走亲访友,看望昔年同窗,逗留了数日方离去。
  此去后不久,陆洪涛任甘肃督军,便将昔日的部下张兆钾擢升为陇东镇守使,坐镇平凉,镇守陇东,拥兵23哨,控制陇东17县。民国十年(1921年)西和友人王访卿之子王度在陆军第三师步五旅九团三营九连当学兵期满后,投奔张兆钾的麾下任陇东镇守使署上尉副官。同期在张兆钾麾下任职的西和籍人还有卢继善,担任陇东巡防步十一营二连连长。
  据张仁成说,后来他爷爷(和张兆钾算是干兄弟)在当“脚户”往返陕西运送货物时途经平凉,曾去找过张兆钾一次,张自然是好酒好菜款待故人,为了照顾干兄弟一行在路上的安全和方便,临走时还特别赠了一面写有陇东镇守使“张”的字号旗。可惜,后来这面精心保存下来的旗子亦未逃过的厄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焚烧。
  1925年3月,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入甘督军。1926年4月,张兆钾联合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等反对冯玉祥部国民军在甘肃的统治,意欲谋取甘肃督军一职,后来被冯部刘郁芬击败。兵败后张兆钾先后寓居大连、天津等地,直到1938年在天津去世,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西和。

 



民国军阀将领传奇

——镇守陇东17县、作恶多端的“张狼”张兆钾

(续下页)

[1] [2]  下一页

[]



本栏最新

  • 渭源医学届的骄子——石...
  • 医风清正、受人爱戴的老...
  • 纪念徐化民先生逝世文章...
  • 记渭源一中原副教导主任...
  • 渭源公安英模李增龙
  • 老公安、国粹艺术名家—...
  • 冯永忠:知农爱农,连接...
  • 漆生权:传承中医30载 诊...
  • 书法家张季纶
  • 管东红:匠心成就梦想
  • 陇上才子汪来溪
  • 榆威将军、书画大师裴建...
  • 乡村教师张吉君心浸百苦...
  • 陇右人民游击队副司令员...
  • 有胆有识、曾经的副省长...
  • 渭源籍全国战斗英雄、中...
  • 本栏热点

  • 痴情坚守四十载,化蛹成...
  • 任国——陕西省委副秘书...
  • 渭源历史才子大盘点
  • 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渭源籍全国战斗英雄、中...
  • 易君乾留给易中天的“传...
  • 渭源籍医学博士杨映映返...
  • 杨友柏——陇右人民游击...
  • 纪念徐化民先生逝世文章...
  • 访西路军研究专家麻琨
  • 渭源罗方轶同学被清华大...
  • 陇原名师杨彦峰
  • 书法家张季纶
  • 记渭源县首届道德模范、...
  • 榆威将军、书画大师裴建...
  • 心有规矩行方圆——记省...
  • 《怀乡扶里的张兆钾》等...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 有胆有识、曾经的副省长...
  • 陇右人民游击队副司令员...
  • 乡村教师张吉君心浸百苦...
  • 一个美丽的约定——渭源...
  • 最新资料

  • 大事见能力,小事见态度...
  • 《甘肃教育》投稿指南
  • 麻辣烫跟风之旅
  • 强者不争,慧者不露,善...
  • 重游首阳山
  • 实拍甘肃省渭源县“首阳...
  •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
  • 同学聚会发言范本
  • 集体备课如何转型升级?...
  • 为啥古代的人喝酒千杯不...
  •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
  • 退休生活18点
  • 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
  • 超详的小学数学知识点归...
  • “硬核”实宠全国游客,...
  • 数学帮你管住自己的嘴巴...
  • 千年困惑,我们为什么要...
  • 大气磅礴的领导讲话排比...
  • 正确处理教学与教研关系...
  • 能“叫醒”一个人的,是...
  • 熊孩子是惯出来的,好孩...
  •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
  • 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
  • 渭源古城记忆
  • 再优秀的老师,也弥补不...
  • 论怎样上好高三试卷讲评...
  • 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 听课记录到底应该记什么...
  • 一位生活简朴到“另类”...
  • 如何缓解孩子对教育的焦...
  • 笨人自有笨人的光辉
  • 中国历史上十大兵家必争...
  • 52个教师常用网站
  •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
  • 退休打油诗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 中国的自然之最和古建筑...
  • 尖子生培养的一些做法
  • 赞美各学科老师的对联
  • 常自省,能自律,懂自愈...

  • 全站导航

    软件频道

    具才软件 工具软件

    资料频道

    ┌─── 本站视界───┐

    世事观察 茶余饭后 做人有道
    名家论道 时势聚焦 酸甜苦辣
    涉猎有益 老年生活 多彩世界
    人生领悟 定西甘肃 抗击疫情

    ┌───具才习作───┐

    数学教研 教育思考 高考探索
    管理拾零 人生记录 社会视角
    信息技术    

    ┌───故乡渭源───┐

    渭源历史 渭源当今 渭源儿女
    靓文摘发 南坪文丛 维和记事

    ┌───教育综合───┐

    政策条规 学校管理 工作博览
    教师参考 教学常规 教育探究
    教育万象 高考关注 家校共育

    ┌───学科资源───┐

    数学资源 数学参考 语文资源
    英语资源 理综资源 文综资源
    多科综合    

    ┌───站内消息───┐

    站主消息 站务信息

    ┌───电脑手机───┐

    操作系统 软件应用

    图片频道

    学习交流 合作共事 天伦之乐 为照而照
    良师益友 省外旅行 省内游玩 奇妙自然

     


    站主其人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具才苑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朋友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资源丰富,兼顾社会关注问题的小型综合网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软件的首发官方网站,因此在这里下载的具才软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资源全部免费下载。因手机浏览者越来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机、电脑用户都能使用。如因此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