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才软件 教育综合 学科资源 具才视界 站主习作
工具软件 图片频道 本站消息 电脑手机 故乡渭源

当前位置:具才苑资料频道具才习作教育思考


新课改中需要教师直面的几个问题

作者:陈具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更新时间:2020-05-23 10:02:17



(本文是2020.5.23渭源县高中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中的专题报告讲稿,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我们甘肃省今年初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22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和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实际上,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又不得不说我们距离当初制定的理想目标还相差甚远。虽然国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特别重要。
  
一、关于考试
  应试教育一直备受诟病,但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应试教育。课改并不是要改掉应试教育,而是要丰富完善我们目前的应试教育制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千余年应试教育的精髓。应试能力的高低,是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如果要改掉应试教育,素质的高低将会失去最公平公正的衡量标准。
  1.应试是一种能力。它包含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之中。有竞争就会有考试,有考试就会有应试,应试是对考试的应答和适应,不同的人应对考试的策略有所差异,适应能力有高低,因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2.考试是一种手段。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要通过考试来衡量高低。应试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有民族心理、民族传统、城乡不合理的分隔机制、就业面的有限等方面的根基。人们之所以排挤“应试教育”,是因为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地夸大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甚至是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惟一标准,导致教育的一切就是围着考试转,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说,应试教育确实需要“改”,但不是完全不要,由于改不掉,所以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假如说应试教育真正有了改变的话,那也只能是测试的形式内容有了改变而已。
  新课程把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作为考试改革的重点,进一步合理地体现考试的价值与功能。改革就是要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内容。这样说来,新课程改革不应是对以前的教育的彻底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考什么、怎样考、怎么看待考试结果等等,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关于教师的讲授
  关注教育改革者大都知道曾经风靡华夏的洋思模式和杜郎口模式,两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的一个共同表现是:教师少讲或不讲。如杜郎口的“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把教师“少讲”命令式、制度化。在此之上,杜郎口还出现了“0+45”,更有“无师课堂”,把教师“不讲”推上了极端!
  一段时间来,老师的“讲”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许多老师一直被讲与不讲的矛盾困惑着、迷惘着,部分学校几乎没有一节“讲”得精彩的课了。
  难道课改了,我们教师就成了摆设,束之高阁了?难道课改了,我们教师就要束缚自己的个性、禁锢自己的灵魂吗?绝不是。新课改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认为课改只会对我们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对我们驾驭教材、主导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
  课堂教学的讲授法确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那些千篇一律硬性规定每节课只许教师讲多长时间的“八股式”做法,是有问题的。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完成的学业,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少讲多练、精讲精练……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但是不能据此就扼杀了教师“讲授”这个世界通行,也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不排斥老师的“讲授”,问题是那些知识应该讲,怎样讲。我们来听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这段话是上世纪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的,我觉得现在听起来还是真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教育教学的各种“方法”,要博采众长,因人施法、因材施法、因教施法。
  
三、关于“自主、合作和探究”
  人的生理发展和智力发展,从学前到高中,要经历12-15年才逐渐达到“成熟”。在基础教育中,学生要达到能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渗透”的过程。因此,不能不分学段一律机械地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教学通常有五种递进式模式,即问答模式、授课模式、自学模式、合作模式、研究模式。从问答模式到研究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愈来愈增强,教师的主导性愈来愈深化,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小学阶段的教学以问答和授课模式为主,渗透和孕育其它模式;中学阶段的教学则以授课和自学模式为主,渗透和孕育其它模式;大学阶段的教学以自学和合作模式为主,包容和渗透其它模式;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以合作和研究模式为主,包容其它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问答、授课和自学模式仍是主要的教学模式,而合作和研究模式只能是渗透其中,孕育其中,不可作为一种普遍实施的教学模式。这是由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
  当前,合作学习风气甚浓,尤其是公开课,经常见到几张桌子一并,几名学生围坐的所谓“合作”的学习方式,平时则不然。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是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的,现在我们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举措,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最大、最快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等。
  如果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只用三两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则会造成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的结果。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进而有效地去引导,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四、关于课堂的“动”与“静”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展示课”,教师分配完任务后,大部分时间就是学生的讲解、点评和反馈。不可否认,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展现学生才能,是树立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但这种课型也存在一定问题。
  1.展示课不是独立的课型。展示课不应作为一种单独的课型与预习、反馈并列,应寓于各种课型之中。只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就会给师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就会哗众取宠,浪费时间和精力,就会课上损失课下补。应把课堂的有限时间用来扎实地落实三维目标上来。
  2.学习需要动,但也需要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里的这段话充分道出了“静”在整个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些凡是公开课就一律“动”起来闹翻天的课堂是滑稽可笑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吵吵闹闹的一堂课,实际就是稀里糊涂的四十分种。学习需要兴趣引领、支撑,但是兴趣被激发起来的不是那吸引眼球的花哨,不是那飘渺浮躁的场面,而是知识的本身。
  静静倾听,是学生必须首先学会的一门功课,不能只听点皮毛便以为已经掌握了要领,然后便浮躁起来,智慧也会随之流失;静静思索,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有成就者莫不如此;静静时空,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品味文本、展开对话的机会,以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堂需要动,也需要静。静是动的基础和保证,动是静的引发和表达,没有静的动是盲目的玩耍,虚假的美丽。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冷热相生、动静结合的;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
  以上所讲,是我个人对新课改当中绕不开、躲不掉的几个基本问题的一些粗浅认识,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思考、共同面对,迎接新的挑战。谬误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



本栏最新

  • 陈具才建议教师“八不要...
  • 新课改中需要教师直面的...
  • 做一名好教师,路在何方...
  • 上好课是教师的天职
  •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
  • 课堂教学中的“讲”与“...
  • 河北名校考察报告
  • 杜郎口中学教改情况考察...
  • 教中研 研中教 研教相长...
  • 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 告诫中学生的十句“三字...
  • 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
  • 天水一中考察报告
  • 民勤张掖教育考察报告
  • 天津之行随想
  •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
  • 本栏热点

  • 做一名好教师,路在何方...
  • 陈具才建议教师“八不要...
  • 上好课是教师的天职
  • 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
  • 课堂教学中的“讲”与“...
  •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
  • 欠发达地区学校教育信息...
  • 河北名校考察报告
  • 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
  • 杜郎口中学教改情况考察...
  • 新课改中需要教师直面的...
  • 天水一中考察报告
  • 这样的老师不受学生欢迎...
  • 教中研 研中教 研教相长...
  • 学校管理的生命力在于不...
  • 民勤张掖教育考察报告
  • 写给刚走上讲台的同行
  • 告诫中学生的十句“三字...
  • 给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 天津之行随想
  • 最新资料

  • 大事见能力,小事见态度...
  • 《甘肃教育》投稿指南
  • 麻辣烫跟风之旅
  • 强者不争,慧者不露,善...
  • 重游首阳山
  • 实拍甘肃省渭源县“首阳...
  •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
  • 同学聚会发言范本
  • 集体备课如何转型升级?...
  • 为啥古代的人喝酒千杯不...
  •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
  • 退休生活18点
  • 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
  • 超详的小学数学知识点归...
  • “硬核”实宠全国游客,...
  • 数学帮你管住自己的嘴巴...
  • 千年困惑,我们为什么要...
  • 大气磅礴的领导讲话排比...
  • 正确处理教学与教研关系...
  • 能“叫醒”一个人的,是...
  • 熊孩子是惯出来的,好孩...
  •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
  • 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
  • 渭源古城记忆
  • 再优秀的老师,也弥补不...
  • 论怎样上好高三试卷讲评...
  • 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 听课记录到底应该记什么...
  • 一位生活简朴到“另类”...
  • 如何缓解孩子对教育的焦...
  • 笨人自有笨人的光辉
  • 中国历史上十大兵家必争...
  • 52个教师常用网站
  •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
  • 退休打油诗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 中国的自然之最和古建筑...
  • 尖子生培养的一些做法
  • 赞美各学科老师的对联
  • 常自省,能自律,懂自愈...

  • 全站导航

    软件频道

    具才软件 工具软件

    资料频道

    ┌─── 本站视界───┐

    世事观察 茶余饭后 做人有道
    名家论道 时势聚焦 酸甜苦辣
    涉猎有益 老年生活 多彩世界
    人生领悟 定西甘肃 抗击疫情

    ┌───具才习作───┐

    数学教研 教育思考 高考探索
    管理拾零 人生记录 社会视角
    信息技术    

    ┌───故乡渭源───┐

    渭源历史 渭源当今 渭源儿女
    靓文摘发 南坪文丛 维和记事

    ┌───教育综合───┐

    政策条规 学校管理 工作博览
    教师参考 教学常规 教育探究
    教育万象 高考关注 家校共育

    ┌───学科资源───┐

    数学资源 数学参考 语文资源
    英语资源 理综资源 文综资源
    多科综合    

    ┌───站内消息───┐

    站主消息 站务信息

    ┌───电脑手机───┐

    操作系统 软件应用

    图片频道

    学习交流 合作共事 天伦之乐 为照而照
    良师益友 省外旅行 省内游玩 奇妙自然

     


    站主其人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具才苑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朋友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资源丰富,兼顾社会关注问题的小型综合网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软件的首发官方网站,因此在这里下载的具才软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资源全部免费下载。因手机浏览者越来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机、电脑用户都能使用。如因此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